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氮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研究不同氮或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为小麦-蚕豆间作系统的高产稳产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5年(2015~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4个氮水平(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和N3-270 kg·hm-2)、3个磷水平(P0-0 kg·hm-2,P1-45 kg·hm-2和P2-90 kg·hm-2)和3种种植模式(小麦单作、蚕豆单作和小麦-蚕豆间作),分析小麦-蚕豆间作系统的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4个氮水平下5年间作小麦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32.9%、26.1%、21.9%、14.7%,3个磷水平下5年间作小麦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7%、20.5%、21.9%.不同氮或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具有产量优势,平均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2和1.10.间作提高了小麦产量的稳定性,降低了蚕豆产量的稳定性,且适当施氮或磷肥可以提高小麦-蚕豆间作系统的产量稳定性.间作提高了小麦的土壤地力贡献率,增加了小麦的磷肥贡献率,但降低了其氮肥贡献率.低氮(N1)或低磷(P1)条件下,小麦-蚕豆间作可以维持产量的稳定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蚕豆间作具有减施氮磷肥、维持作物产量及其稳定性的潜力.
文献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氮水平;磷水平;产量稳定性;土壤地力贡献率;肥料贡献率
作者姓名:
李春宇;覃潇敏;肖靖秀;汤利;郑毅
作者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春宇;覃潇敏;肖靖秀;汤利;郑毅-.不同氮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12):114-122
A类:
土壤地力贡献率
B类:
磷水平,蚕豆,产量稳定性,高产稳产,合理施肥,田间定位,定位试验,氮水平,N0,hm,N1,N2,N3,P0,P1,P2,种植模式,单作,籽粒产量,产量优势,土地当量比,小麦产量,施氮,高小,氮肥,低氮,低磷,试验条件,减施,氮磷肥,作物产量,肥料贡献率
AB值:
0.2636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