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茬口对娃娃菜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解决因娃娃菜连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茬口下种植娃娃菜后对土壤化学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以不同茬口娃娃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在7种不同茬口:娃娃菜连作(CCC)、西兰花茬口(BMC)、谷子茬口(MMC)、洋葱茬口(OMC)、大豆茬口(SMC)、马铃薯茬口(PMC)、大葱茬口(GMC)的变化.与CCC相比,轮作后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明显,除PMC外,其他处理娃娃菜根际土壤全磷、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全氮、速效钾含量及EC均上升;土壤pH无明显变化.SMC与MMC娃娃菜根际土壤真菌OTU数、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均显著增加.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门水平下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均为7个处理的优势真菌,相对丰度占总相对丰度的64.8%~81.3%,且MMC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与CCC相比增加了23.4%;属水平下油壶菌属(Olpidium)为优势菌属,与CCC相比MMC处理油壶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65.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SMC、MMC、GMC的娃娃菜产量与CCC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10.7%、10.4%、10.1%.主成分分析表明,MMC为娃娃菜较好的茬口.MMC能改善后茬娃娃菜土壤化学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提高娃娃菜产量,为娃娃菜选择适合的茬口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娃娃菜;茬口;高通量测序;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作者姓名:
陈倬;冯海萍;程彦弟;刘素;康建宏;吴宏亮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倬;冯海萍;程彦弟;刘素;康建宏;吴宏亮-.不同茬口对娃娃菜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07):141-152
A类:
Olpidiomycota,Olpidium
B类:
不同茬口,娃娃菜,菜根,土壤养分,连作,田间定位,定位试验,下种,土壤化学性质,真菌群落组成,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CCC,西兰花,BMC,谷子,MMC,洋葱,OMC,大豆茬,SMC,马铃薯,PMC,大葱,GMC,轮作,土壤全磷,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钾含量,EC,根际土壤真菌,OTU,丰富度,下子,子囊菌门,Ascomycota,油壶,壶菌,相对丰度,中子,下油,优势菌,属相,各处,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土壤真菌群落,真菌群落结构,善后,群落多样性
AB值:
0.2380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