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土壤CO2通量梯度观测技术和方法的理论、假设与应用进展
文献摘要:
土壤呼吸主要包括大气-土壤界面CO2释放量和土壤中CO2储存量变化两部分,深入理解土壤CO2的产生和迁移过程是全面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通量梯度法是基于测量扩散驱动的CO2浓度梯度和扩散系数计算CO2通量的方法,依据菲克第一定律可以计算出不同深度土壤CO2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通量,进而得到土壤CO2释放量和不同深度土壤CO2储存量.地下土壤CO2浓度(13CO2和12CO2浓度)主要受孔隙曲折度、根分布深度、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总CO2产生量控制.地下CO2传输过程受不同深度CO2浓度、孔隙度和含水量等的共同控制,上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因素是土壤通量梯度法应用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CO2及其δ13C通量计算的精度和准确度.通量梯度法是箱式法的有益补充,可以明确不同深度土壤CO2产生和运移过程以及对土壤CO2释放量和储存量的影响,阐明不同深度土壤对CO2排放的相对贡献,揭示其环境和物理控制机制.
文献关键词:
通量梯度法;CO2浓度梯度;扩散系数;CO2通量;δ13C通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晶苑;魏杰;温学发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晶苑;魏杰;温学发-.土壤CO2通量梯度观测技术和方法的理论、假设与应用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22(12):1523-1536
A类:
通量梯度法,12CO2
B类:
观测技术,土壤呼吸,释放量,储存量,迁移过程,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浓度梯度,扩散系数,菲克,第一定律,不同深度,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下土,13CO2,曲折度,分布深度,微生物活性,产生量,输过,孔隙度,共同控制,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因素,关键影响因素,箱式法,运移过程,相对贡献,控制机制
AB值:
0.2893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