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Q&P钢残留奥氏体含量的热动力学计算
文献摘要:
基于CALPHAD方法建立了 Q&P钢的配分扩散模型,并建立了一套特定成分在特定QP工艺下的组织转变计算任务流,通过计算QP钢一次淬火过程的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含量和配分过程中残留奥氏体的碳富集量,并结合Thermo-Calc软件内置的基于吉布斯自由能的马氏体相变本构模型,预测稳定保留至室温的残留奥氏体含量.利用该模型计算文献钢种(Fe-0.2C-1.28Mn-0.37Si-0.0018B,wt%)的室温残留奥氏体含量,结果显示计算马氏体转变温度比试验数据高60℃,计算室温残留奥氏体含量为4.41%,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半定量性.利用该模型进一步计算分析了碳、锰元素含量和热处理制度对AQT980和AQT1180钢一次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碳、锰元素含量的增加可使钢中相变点(A3、Ms、Mf)温度下降;在固定淬火温度下,钢中的碳含量和锰含量增加可使一次残留奥氏体含量大幅增加;当碳、锰元素含量一定时,一次淬火温度的上升会使一次残奥含量大幅增加.
文献关键词:
Q&P钢;热动力学分析;残留奥氏体;CALPHAD方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侯雅青;张宇;于明光;王静静;杨丽;苏航
作者机构: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北京 100081;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研发中心,北京 100081;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 114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侯雅青;张宇;于明光;王静静;杨丽;苏航-.Q&P钢残留奥氏体含量的热动力学计算)[J].金属热处理,2022(01):25-31
A类:
相变本构,37Si,0018B,AQT980,AQT1180
B类:
残留奥氏体,力学计算,CALPHAD,配分,扩散模型,QP,组织转变,淬火过程,分过,Thermo,Calc,内置,吉布斯自由能,马氏体相变,本构模型,钢种,2C,28Mn,wt,马氏体转变,转变温度,半定量,锰元素,元素含量,热处理制度,相变点,A3,Ms,Mf,淬火温度,碳含量,锰含量,残奥,热动力学分析
AB值:
0.316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