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拉伸应变下中碳贝氏体钢中残留奥氏体转变及其稳定性
            文献摘要:
                    采用分阶段拉伸应变试验,研究中碳贝氏体钢在拉伸过程中TRIP效应的影响,探究残留奥氏体转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初期残留奥氏体转变较快(0%到3.0%应变量(体积分数)对应残留奥氏体转变量为13.72%),主要为分布在贝氏体束与束之间的块状残留奥氏体(尺寸为微米级)发生相变;拉伸变形后期残留奥氏体转变较慢(10.0%到18.5%应变量对应残留奥氏体转变量为7.78%),主要为分布在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与板条之间的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尺寸为纳米级或者亚微米级)发生相变.归因为块状残留奥氏体稳定性低,在外部应力作用下容易转变为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而薄膜状/条状残留奥氏体稳定性高,在外部应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相变,TRIP效应的发生使得钢种强度和塑性同时得到提高.通过3种模型(Hollomon模型,C-J模型,修正C-J模型)描述试验钢的加工硬化行为,将整个拉伸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并结合微观组织变化,详细解析了每个阶段所对应的主要加工硬化机制.
                文献关键词:
                    分阶段拉伸;中碳贝氏体;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加工硬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璐;胡锋;陈康彦;周雯;张志成;吴开明
                    
                作者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国际钢铁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81;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81;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高品质特殊钢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黄石 435001;材谷金带(佛山)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璐;胡锋;陈康彦;周雯;张志成;吴开明-.拉伸应变下中碳贝氏体钢中残留奥氏体转变及其稳定性)[J].钢铁研究学报,2022(11):1267-1277
                    
                A类:
                分阶段拉伸
                B类:
                    拉伸应变,变下,中碳贝氏体,贝氏体钢,残留奥氏体,伸过,TRIP,应变量,拉伸变形,块状,较慢,铁素体,板条,薄膜状,纳米级,亚微米级,奥氏体稳定性,马氏体组织,条状,钢种,强度和塑性,Hollomon,加工硬化行为,微观组织变化
                AB值:
                    0.2248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