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蕈样肉芽肿患者瘙痒与趋化因子CCL17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寻找参与蕈样肉芽肿(MF)患者瘙痒发生的相关分子。方法:纳入2009年10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522例M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瘙痒发生率。根据是否有瘙痒症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中49例患者皮损活检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寻找有瘙痒症状与无瘙痒症状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88例MF患者血清和81例MF患者组织CC趋化因子17(CCL17)蛋白表达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6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和分化标记,寻找与瘙痒症状相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使用
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522例患者中,男305例,女217例;早期MF 347例,进展期MF 175例。MF患者瘙痒发生率为67.2%(351例),进展期患者瘙痒发生率(81.7%,143/175)较早期患者(59.9%,208/347)上升(
χ2 = 25.03,
P<0.001)。RNA测序结果显示,瘙痒MF患者CCL17 mRNA表达量高于无瘙痒MF患者(差异表达倍数= 10.09,
P<0.001)。瘙痒患者血清CCL17浓度[1 017.05(377.12,4 831.80)pg/ml]较无瘙痒患者[361.66(180.47,500.08)pg/ml]上升(
Z = -4.57,
P<0.001),且与瘙痒评分呈正相关(
r = 0.57,
P = 0.010)。在早期和进展期MF患者中,瘙痒患者血清CCL17浓度均高于无瘙痒患者(
Z = -3.68,
P<0.001;
Z = -2.54,
P = 0.011)。瘙痒患者与无瘙痒患者CCL17免疫组化相对定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 -1.84,
P = 0.066)。瘙痒患者CD3
+CD4
+CD26
-CCR4
+恶性T细胞百分比高于无瘙痒MF患者(
Z = -2.03,
P = 0.043),且与血清CCL17浓度呈正相关(
r = 0.49,
P<0.001)。
结论:MF瘙痒患者皮损组织CCL17mRNA和血清CCL17浓度上升,CCL17与MF患者瘙痒发生相关,可能通过招募CD3
+CD4
+CD26
-CCR4
+恶性T细胞参与瘙痒发生。
文献关键词:
瘙痒症;趋化因子CCL17;T淋巴细胞;蕈样肉芽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潘海浩;李映依;覃瑶;温妤婕;赖盼;熊珊;曹梦舟;孙婧茹;涂平;汪旸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1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海浩;李映依;覃瑶;温妤婕;赖盼;熊珊;曹梦舟;孙婧茹;涂平;汪旸-.蕈样肉芽肿患者瘙痒与趋化因子CCL17相关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11):969-975
A类:
+CD26
,CCR4
,CCL17mRNA
B类:
蕈样肉芽肿,趋化因子,MF,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瘙痒症状,皮损,活检组织,序数,差异表达基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患者组织,流式细胞仪,淋巴细胞活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Mann,Whitney,相关性检验,进展期,倍数,pg,ml,瘙痒评分,免疫组化,相对定量,CD3
,+CD4
,过招,招募
AB值:
0.1592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