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可生物降解微塑料的自然光解老化
文献摘要:
近年来,微塑料(MPs)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生物降解塑料被认为是常规的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替代品,其产量和环境检出量显著增加.MPs的老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而光照辐射在塑料老化和降解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对可生物降解微塑料的自然光解老化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了 4种常见的可生物降解微塑料为实验对象,分别为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旨在探究上述4种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在自然和模拟光照下的老化过程及潜在机理.通过自然和模拟光解老化实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观察4种塑料在老化过程中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发现在56 d的光老化过程中,PLA-MPs和PBS-MPs表面官能团含量并无显著变化,而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PHA-MPs表面—C=C—的数量在增加,PBAT表面—C—O和C=O的数量在增加.除了实验结果之外,分子模型构建和红外光谱计算等理论分析也为可降解MPs的自然光老化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献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光老化;原位红外光谱;原位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白利华;梁思嘉;董若辰;徐舒霞;顾馨悦;朱凤晓;王超;谷成
作者机构: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白利华;梁思嘉;董若辰;徐舒霞;顾馨悦;朱凤晓;王超;谷成-.可生物降解微塑料的自然光解老化)[J].环境化学,2022(12):3831-3839
A类:
可生物降解微塑料,生物降解微塑料,光老化机理,原位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B类:
自然光,光解,MPs,可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老化过程,环境行为,生态效应,而光,降解过程,实验对象,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苯二甲酸,己二酸,PBAT,照下,老化实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EPR,表面官能团,老化时间,分子模型,可降解,原位红外光谱
AB值:
0.2033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