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嘉陵江中上游段沉积物中镍的形态分布及其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特征
文献摘要:
本研究使用沉积物柱状采样器对嘉陵江中上游废弃工矿区附近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利用连续提取法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 in the thin film technique,DGT)研究嘉陵江中上游段沉积物中镍元素(Ni)的在沉积物中赋存形态及其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扩散规律和释放机制.结果表明,各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总Ni含量均超过了我国水系沉积物的低标准物质值(GBW07311,14.3 mg·kg-1),并有3个工矿区附近的点位超过了高标准物质值(GBW07309,32mg·kg-1),表明曾经的工矿作业等人为活动所引起的含Ni废水排放已经对当地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但连续提取各位点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F4),而最弱的结合态(F1,酸可交换态)的在所有采样点位的平均占比不足10%表明Ni对周边水体生态系统的实际环境风险可能并不高.DGT结果显示,CDGT-Ni浓度在S1和S2点位的深层沉积物(-9 cm—-12 cm)显著升高,在这两个采样点位表现出明显的释放趋势.通过对Ni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进一步计算发现Ni具有潜在内源释放风险,具有从沉积物向水的迁移趋势,会对研究区域水体形成潜在的污染.通过对连续提取中Ni的各个形态与DGT有效态Ni相关性分析发现沉积物中Ni在深层沉积物的释放过程主要受到铁、锰氧化物和含硫化合物等潜在因素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沉积物;镍;连续提取法;薄膜梯度扩散技术;嘉陵江
作者姓名:
王宇;梁露予;王浩然;贾玉婷;徐飞;张富斌;黎云祥;张拓
作者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充,637009;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南充市重点实验室,南充,63700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宇;梁露予;王浩然;贾玉婷;徐飞;张富斌;黎云祥;张拓-.嘉陵江中上游段沉积物中镍的形态分布及其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特征)[J].环境化学,2022(08):2625-2635
A类:
GBW07311,CDGT,薄膜梯度扩散技术
B类:
嘉陵江,江中,中上游,形态分布,水界,迁移特征,柱状,采样器,工矿区,连续提取法,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gradient,thin,film,technique,镍元素,赋存形态,迁移扩散规律,释放机制,表层沉积物,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09,32mg,人为活动,废水排放,水生生态系统,系统构成,各位,存在形态,残渣态,F4,最弱,结合态,可交换,采样点,边水,环境风险,S1,S2,扩散通量,内源释放,释放风险,有效态,放过,锰氧化物,含硫化合物
AB值:
0.342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