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凝结颗粒物组分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参考2017年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固定源排放可凝结颗粒物监测方法:干冲击瓶法》(Method 202)和中国《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836—2017),对中国华北、华东地区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A、B和C)排放的可过滤颗粒物(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PM)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B、C排放的总颗粒物(TPM)质量浓度分别为(28.93±9.40)、(31.20±11.74)、(25.43±7.95)mg/m3,其中CPM分别占TPM的97%、87%和98%.CPM以无机组分为主,主要水溶性离子为SO2-4、NH+4、NO-3和Cl-.三厂元素分析结果差别较大,与烟气治理设施运行水平和垃圾组分有关,但均含有较高浓度的Zn、Al、Fe、Ba、Mn、Cu和一定量的Hg.对各因子年排放总量的统计结果表明,若不包括固定源排放的CPM,各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颗粒物排放量大大偏低,且CPM中重金属年排放总量不容忽视.
文献关键词:
可过滤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总颗粒物;垃圾焚烧发电厂
作者姓名:
王春艳;申进朝;谭金峰;周伟峰;李淑红;刘桓嘉
作者机构:
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山东省潍坊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潍坊 261061;河南省郑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春艳;申进朝;谭金峰;周伟峰;李淑红;刘桓嘉-.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凝结颗粒物组分特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08):1068-1073
A类:
B类:
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凝结颗粒物,颗粒物组分,组分特征,固定源,颗粒物监测,监测方法,Method,固定污染源废气,重量法,HJ,国华,华东地区,可过滤颗粒物,FPM,CPM,总颗粒物,TPM,水溶性离子,SO2,NH+4,Cl,元素分析,烟气治理,设施运行,Ba,Mn,一定量,Hg,排放总量,地大,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颗粒物排放
AB值:
0.2986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