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价抗病毒药物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IM患者171例,其中未使用抗病毒药物组(未用药组)59例,使用抗病毒药物组(用药组)112例,并对2组患者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期获得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比较2组治疗后异型淋巴细胞降至10%以下的时间、热程、扁桃体渗出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和随访预后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各纳入51和52例患者.治疗后,用药组住院天数比未用药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结果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84%(4/51);经返院随访,2组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对儿童IM的急性期临床疗效和远期获益无明显差异,但使用抗病毒药物后,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文献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临床疗效;倾向性评分匹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牛晓利;杨巧玲;李志玲;孙华君;黄建权
作者机构:
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62;太和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阜阳236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晓利;杨巧玲;李志玲;孙华君;黄建权-.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价抗病毒药物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07):722-725
A类:
B类:
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评价,抗病毒药物,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病毒治疗,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疗效和安全性,儿童医院,纳入标准,未用,药组,PSM,协变量,异型淋巴细胞,热程,扁桃体,渗出,住院天数,组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期
AB值:
0.1713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