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曝气耦合表面流湿地技术净化河道水体的工艺优化及该技术对药物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文献摘要:
采用曝气耦合表面流湿地工艺处理劣V类河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条件并探讨耦合技术对药物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工艺优化后的曝气条件为:曝气量0.45 L·(min·L)-1,水力停留时间ld,曝气间歇时间2 h(每曝气1 h),曝气位置(曝气深度/水深)0.5处.此条件下耦合技术去除TN、NH4+-N、TP和COD的效率为55.6%、78.7%、68.1%和53.4%.应用耦合技术处理了 2个不同浓度级别(150ng·L-1和1 000 ng·L-1)的含药物类污染物的河水.结果表明,耦合技术对酮洛芬、普萘洛尔、甲氧苄啶、罗红霉素、布洛芬和缬沙坦的去除效果皆优于对照实验,对罗红霉素和布洛芬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同时,耦合技术对常规污染物TN、NH4+-N和TP的去除也具有协同效应.本研究可为河道治理中表面流湿地技术的改进及河道水体中药物类污染物的去除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河道治理;药物;人工湿地;曝气增氧;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暄;李祎飞;叶彬;余杰;张成诺;邹华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无锡214122;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苏州21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暄;李祎飞;叶彬;余杰;张成诺;邹华-.曝气耦合表面流湿地技术净化河道水体的工艺优化及该技术对药物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22(02):494-505
A类:
B类:
表面流湿地,河道水体,对药,去除效果,工艺处理,河水,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分析优化,优化工艺,工艺条件,耦合技术,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ld,间歇时间,水深,此条,TN,NH4+,TP,COD,技术处理,150ng,含药,酮洛芬,普萘洛尔,甲氧苄啶,罗红霉素,布洛芬,缬沙坦,对照实验,常规污染物,河道治理,人工湿地,曝气增氧
AB值:
0.3715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