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间歇微孔曝气对河道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摘要:
微孔曝气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城市河道治理中,在间歇曝气过程中和曝气停止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仍不明晰.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探究了曝气5 d再静置10 d后,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以及底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动力条件下间歇曝气过程中和曝气停止后DO均能维持较高水平,但水体污染物浓度在曝气停止后短期内均出现显著性增加,但低流速(v=0.24 m/s)条件下污染物浓度上升最为缓慢.从微生物群落组成方面来看,该现象是由于曝气停止静置10 d后,与有机物代谢相关的氢噬菌属等菌属仅在低流速条件下可成为优势菌属,使得该流速水体中有机物更易降解,污染物浓度上升更为缓慢.从微生物群落功能方面来看,在曝气停止静置10 d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能量代谢、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等代谢通路更多存在于静止和高流速(v=0.93 m/s)条件下的水体中,解释了这2种流速条件下污染物浓度更高的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曝气手段持久性改善河道水质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微孔曝气;水质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作者姓名:
潘沈阳;张文龙;李轶;杨雪梅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沈阳;张文龙;李轶;杨雪梅-.不同水动力条件下间歇微孔曝气对河道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工程,2022(08):31-39
A类:
B类:
水动力条件,微孔曝气,底质,曝气技术,城市河道治理,间歇曝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室内模拟试验,试验探究,静置,水体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变化,变化过程,响应规律,DO,低流速,微生物群落组成,优势菌,得该,群落功能,富营养化水体,能量代谢,辅酶,代谢通路,于静,静止,高流速,持久性,水质改善
AB值:
0.2103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