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雷公藤多苷对CVB3诱导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B组柯萨奇病毒3(Coxsackievirus B group 3, 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细胞学实验观察雷公藤多苷对CVB3感染HeLa细胞模型的影响;建立CVB3诱导的Balb/C小鼠VMC模型,根据雷公藤多苷灌胃给药剂量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20 mg/kg)、中剂量组(10 mg/kg)、低剂量组(5 mg/kg)]。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HE)检测不同剂量药物作用下,动物模型心肌组织的病变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利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不同药物剂量组外周血心肌酶表达水平,并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型的凋亡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组心室肌组织内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Balb/C小鼠VMC模型,雷公藤多苷治疗显著缓解CVB3引起的小鼠心肌免疫浸润损伤。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雷公藤多苷显著增加VMC小鼠外周血CD4 +T淋巴凋亡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26±1.92)% ,(19.07±1.85)%,(20.92±3.30)%比(8.28±1.13)%, F值分别为19.06、148.64、78.46,Bonferroni校正 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雷公藤多苷对CD8 +T淋巴细胞凋亡比例也起到显著抑制作用[(16.65±2.30)%比(8.83±1.81)%, F=42.88,Bonferroni校正 P<0.05],低、中剂量雷公藤多苷增加VMC小鼠外周血CD8 +T淋巴凋亡比例不明显( P>0.05)。中、高剂量药物组VM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ConA刺激下,淋巴细胞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0.76±0.05),(0.75±0.04)比(0.87±0.07), F值分别为10.38、16.09,Bonferroni校正 P值均<0.05]。此外,雷公藤多苷治疗在病毒感染第10天对VMC小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2和IL-17等促炎因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20 mg/kg剂量雷公藤多苷组TNF-a、IL-6、IL-12、IL-17在VMC模型心室肌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20%、43%、27%、43%( t值分别为2.55、3.72、9.00、5.10, P值均<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对CVB3诱导的小鼠VMC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保护作用;雷公藤多苷对VMC的治疗机制可能并不是抑制CVB3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感染损伤,而是与改变机体免疫状态、抑制宿主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密切关联。
文献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B组柯萨奇病毒;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免疫
作者姓名:
宋晓英;于震;于文霞
作者机构:
青岛市市立医院医学检验学部,山东青岛 266001
引用格式:
[1]宋晓英;于震;于文霞-.雷公藤多苷对CVB3诱导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22(04):373-380
A类:
B类:
雷公藤多苷,CVB3,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group,viral,myocarditis,VMC,治疗作用,相关机制,细胞学实验,实验观察,HeLa,细胞模型,Balb,灌胃给药,给药剂量,空白对照,高剂量,苏木,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ing,HE,不同剂量,药物作用,动物模型,心肌组织,免疫细胞浸润,酶联免疫试验,试验检测,不同药物,药物剂量,心肌酶,流式细胞技术,细胞亚型,实时定量,心室,免疫浸润,CD4 ,Bonferroni,CD8 ,显著抑制作用,脾脏淋巴细胞,ConA,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率,tumor,necrosis,interleukin,促炎因子,达产,别下,心肌损伤,治疗机制,宿主,主细胞,机体免疫,免疫状态,细胞免疫应答
AB值:
0.270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