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升水库藻源性嗅味问题解析
文献摘要:
2021年红升水库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饮用水嗅味问题,结合同期的水样采集和分析,对嗅味特征、嗅味物质和藻类等主要参数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嗅味层次分析法(FPA)对嗅味类型和强度进行了评估,并参考主成分(PCA)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藻类和嗅味物质进行关联.在藻类物种中,绿藻和硅藻最为丰富,占比分别为43.6%和29.1%.其中,星杆藻属密度最大(5.58×105细胞·mL-1).检测到土臭素(GSM)、2-甲基异莰醇(2-MIB)、庚醛、壬醛、癸醛、2,4-庚二烯醛、2,6-壬二烯醛、2,4-癸二烯醛等8种嗅味物质.根据FPA分析,红升水库饮用水嗅味为强烈的鱼腥味伴随轻微的土臭味、霉味,2种嗅味强度最高值均出现在水库西南侧的荷花池附近.PCA分析结果表明,饱和醛(庚醛、壬醛和癸醛)是产生鱼腥味的主要嗅味物质,但不饱和醛的影响仍不可忽略.庚醛和2,4-癸二烯醛可能与硅藻中星杆藻属和小环藻属的生长代谢有关,而壬醛、2,4-庚二烯醛和2,6-壬二烯醛则可能是绿藻中衣藻属和实球藻属的代谢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蓝藻的暴发是红升水库出现土臭味、霉味的主要原因,而更为严重的鱼腥味问题则是由水中的螺旋藻属、类颤藻属、星杆藻属、小环藻属、衣藻属和实球藻属的大量繁殖引起的.
文献关键词:
饮用水;鱼腥味;饱和醛;气味特征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简文浩;马兴冠
作者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沈阳110168;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研究院,沈阳11016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简文浩;马兴冠-.红升水库藻源性嗅味问题解析)[J].环境工程学报,2022(12):3975-3983
A类:
气味特征分析
B类:
升水,水库,问题解析,饮用水,合同期,水样采集,嗅味物质,藻类,主要参数,系统调查,FPA,绿藻,硅藻,土臭素,GSM,MIB,庚醛,壬醛,癸醛,烯醛,鱼腥味,臭味,霉味,最高值,库西,西南侧,荷花池,不饱和醛,中星,小环藻,生长代谢,中衣,衣藻,球藻,代谢产物,蓝藻,更为严重,螺旋藻
AB值:
0.31172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