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学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7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55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部位、感染源、病原菌分布特征.收集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血沉(ESR)、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淀粉样蛋白A(SA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等资料.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在感染源方面,有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外伤性感染、医源性感染.在感染部位方面,单间隙感染占79.44%,多间隙感染占20.56%.分离出12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60.33%,革兰阴性菌占39.67%.感染组WBC、体温、血清hs-CRP、PCT、MI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WBC、hs-CRP、PCT、MIP-2、体温是发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WBC、hs-CRP、PCT、MIP-2、体温是发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诊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有较高价值.
文献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高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惠玲;李生梅;程丽东;曹云太
作者机构: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内科,青海 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青海 西宁 810001;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惠玲;李生梅;程丽东;曹云太-.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学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08):1180-1184
A类:
qSO
B类: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学,感染病原菌分布,青海大学,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患者,生口,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感染源,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比值,NLR,hs,降钙素原,PCT,二聚体,血沉,ESR,巨噬细胞,细胞炎症,MIP,淀粉样蛋白,SA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外伤性,医源性感染,感染部位,单间,多间隙感染,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独立影响因素,断口,染有,高价值
AB值:
0.1701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