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明代小说《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的海外传播与启示
文献摘要:
1735年,《今古奇观》中的三部短篇小说通过《中华帝国全志》传入欧洲及世界.其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以"戒人作恶,劝人为善"为宗旨,带有明显的道德训诫色彩,与《耶稣会通信集》记述的中国农民拾金不昧的故事共同塑造着作为"道德伦理之乡"的中国形象.1844年,法国编者为渲染《卡拉夫王子与中国公主》故事的中国色彩,将《吕玉的故事》收入波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 日》改编本.而在1979年出版的阿拉伯文版《一千零一日》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又被改编为《商人马尔迈尔的故事》.虽然该版本中的人物全部被换上阿拉伯化的名字,但核心情节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还金"故事传播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的"中国基因"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拾金不昧、善恶有报和敬天思想对故事的成功传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隐藏在这些成功要素背后的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文献关键词:
中国故事;中学西传;道德伦理;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谭渊;刘琼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英语教研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渊;刘琼-.明代小说《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的海外传播与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03):89-100
A类:
拾金不昧
B类:
明代小说,完骨,骨肉,海外传播,今古奇观,短篇小说,帝国,传入,作恶,训诫,耶稣会,通信集,记述,共同塑造,着作,道德伦理,之乡,中国形象,编者,渲染,卡拉,拉夫,王子,公主,国色,波斯,民间故事集,一千,改编,编本,阿拉伯文,文版,一日,编为,商人,人马,迈尔,换上,阿拉伯化,名字,核心情节,故事传播,传播过程,善恶,敬天,播发,成功要素,中国文化软实力,儒家文化,中国故事,中学西传
AB值:
0.5145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