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清远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文献摘要:
为探究清远市龙塘镇电子垃圾拆解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扩散程度及其潜在生态风险,本研究在白鹤塘、大坑寮、松源塘、对面岗4个村庄,采集荒地、旱地、水田土样共44个,分析土壤样品中As、Cd、Cr、Cu、Ni、Pb、Zn、Hg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风险评估,采用反距离权重法对土壤重金属地累积指数进行插值分析,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扩散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荒地>水田>旱地;荒地土壤达到重污染水平,Cd、Cu、Pb、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63、5536.27、10602.38、7421.82 mg·kg-1,是其主要污染元素;水田土壤主要存在Cu的轻度污染及Cd、Pb的轻微污染;旱地土壤仅存在Cd、Cu的轻微污染.荒地、旱地、水田的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为22527.03、415.00、499.36;荒地土壤处于极高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Cd是最重要的生态危害元素;旱地和水田土壤为高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主要生态危害元素为Cd和Hg.除Hg之外,土壤重金属均呈现出由污染源中心向周边不同程度扩散的趋势;随着与污染源距离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逐渐降低;形成了西南-东北对角线方向上的白鹤塘及大坑寮污染严重、东南角和西北部的对面岗及松源塘污染较轻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空间扩散分布特征反映了其污染来源及扩散时间的不同.土壤中Cd、Cu、Pb、Zn污染面积大及污染程度高,可能与电子垃圾拆解活动造成的污染随大气、水流等扩散直接相关;Ni、Cr污染面积较小且程度低,可能以自然成土来源为主;As和Hg污染程度低但扩散面积大,其来源可能包括电子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沉降、灌溉水和自然成土来源.因此,要加强防控研究区域内的污染源及荒地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扩散,并提防由于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
文献关键词:
电子垃圾拆解区;重金属;风险评价;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罗肖;胡启智;李蒙;吴家龙;范慧中;陈思思;任宗玲
作者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广东省地质局广东省水文地质大队,广州 510510;广东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广州 5106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罗肖;胡启智;李蒙;吴家龙;范慧中;陈思思;任宗玲-.清远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10):2200-2211
A类:
电子垃圾拆解区
B类:
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清远市,污染扩散,扩散程度,潜在生态风险,白鹤,大坑,荒地,旱地,土壤样品,Cd,Pb,Hg,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污染状况,反距离权重法,属地,地累积指数,插值分析,空间扩散,扩散特征,能来,污染程度,重污染,污染水平,水田土壤,微污染,仅存,风险水平,害元素,污染源,心向,源距,对角线方向,东南角,西北部,较轻,空间分布格局,重金属含量,污染来源,扩散时间,垃圾焚烧,烟尘,灌溉水,防控研究,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扩散,提防,污染带,农产品安全
AB值:
0.2422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