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解决我国核医学诊疗一体化药物发展关键问题的思考
文献摘要:
我国临床核医学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几代核医学人的不懈努力,从无到有,与国际差距逐渐缩小。但近些年随着国外放射性药物研究的蓬勃开展,差距又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原因有:(1)治疗核素生产主要依靠反应堆,无论新建还是改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国内核医学市场小,导致自主生产动力不足,全部依靠进口;而外购药物昂贵,特别是核素治疗药物,单次使用量大、治疗周期多,加上运输过程核素衰变,难以满足临床推广;(2)无论是显像核素还是治疗核素,生产与制备均缺乏硬件与成熟工艺,国产化困难;(3)原创放射性药物研发能力不足,仿制药品质量管理缺乏放射性药物新品种检测标准,无法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诸如此类,我国临床核医学发展与放射性药物发展不仅未能建立良性循环,还成为相互制约的关键因素。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霍力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霍力-.解决我国核医学诊疗一体化药物发展关键问题的思考)[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2(06):321-324
A类:
外购药
B类:
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化药,几代,不懈努力,从无到有,国际差距,外放,放射性药物,药物研究,蓬勃开展,拉大,核素,反应堆,改建,自主生产,而外,昂贵,治疗药物,治疗周期,运输过程,衰变,临床推广,显像,国产化,药物研发,研发能力,仿制药,药品质量管理,新品种,检测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诸如此类,良性循环,相互制约
AB值:
0.3808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