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MC)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酐(CRE)、胰岛素的使用情况等指标,以及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双歧杆菌属等肠道菌群含量。依据是否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MC)组和单纯糖尿病(DM)组。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 χ2检验对两组间各指标及肠道菌群含量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MC患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患者79例。其中,DMC组47例,DM组32例。与DM组相比,DMC组的拟杆菌属含量增加,普雷沃菌属、双歧杆菌属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随着拟杆菌属含量的增加,DMC患病率增加(OR=1.053,95%CI 1.016~1.091, P=0.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BMI、HbA 1c、血脂、肝酶、CRE、胰岛素的使用情况等混杂因素后,拟杆菌属仍为DMC的危险因素(OR=1.085,95%CI 1.023~1.151, P=0.007);随着普雷沃菌属含量的增加,DMC患病率下降(OR=0.843,95%CI 0.737~0.965, P=0.013),在校正以上混杂因素后,普雷沃菌属仍为DMC的保护因素(OR=0.822,95%CI 0.681~0.993, P=0.042)。 结论:DMC患者肠道中存在菌群紊乱,随着拟杆菌属和普雷沃菌属含量的增加,DMC患病率分别出现增加和下降的不同结果,拟杆菌属为DMC的危险因素,普雷沃菌属为DMC的保护因素。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2型;肠道菌群;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
作者姓名:
高珊;刘晓燕;张爱敏;何建秋;高宇
作者机构:
承德医学院研究生院,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承德 06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珊;刘晓燕;张爱敏;何建秋;高宇-.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02):166-172
A类:
B类: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MC,肠道菌群特征,承德,内分泌科,住院治疗,T2DM,患者年龄,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酐,CRE,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双歧杆菌属,Mann,Whitney,相关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模型,患病率,肝酶,混杂因素,保护因素,菌群紊乱
AB值:
0.177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