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的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区划解决策略
文献摘要: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实现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但处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内部的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当前普遍存在二者在空间上的交叉重叠问题,而且在技术上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分析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的理论认知、现状技术实践差异,明确资源价值差异是导致交叉重叠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以生态系统服务为统一价值语境与实现服务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分析框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分类调整交叉冲突区域的技术路线.以山西省级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评估区域文化服务与支持服务,通过Geoda模型分析两类服务与用地格局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结合风景名胜区相关规范要求展开风景资源评估、生态敏感性评价与流域单元完整性分析,根据结果初步确定交叉区域的调整意向与分区优化建议,最终结合行政边界、三区三线、退耕还林边界、文物保护边界和矿业开发边界等范围线协调确定风景名胜区边界范围.区划方案以生态系统服务效率最优为目标,解决了既往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导致的保用冲突问题,可为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整合优化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区域;空间区划
作者姓名:
岳邦瑞;姚龙杰;朱宗斌;潘卫涛
作者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岳邦瑞;姚龙杰;朱宗斌;潘卫涛-.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的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区划解决策略)[J].园林,2022(12):11-18
A类:
交叉重叠区域
B类: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协同分析,解决策略,自然保护地体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在技术上,理论认知,技术实践,资源价值,统一价,实现服务,服务效率,权衡与协同关系,关系分类,晋祠,天龙山,山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价值法,区域文化,文化服务,支持服务,Geoda,用地格局,相关规范,规范要求,风景资源,资源评估,生态敏感性评价,流域单元,完整性分析,分区优化,优化建议,行政边界,三区三线,退耕还林,林边,文物保护,保护边界,矿业开发,开发边界,边界范围,效率最优,保用,整合优化,空间区划
AB值:
0.2690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