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京紫金山绿道驻点分布及其游人游赏行为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伴随环境公平性需求的提升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中国景观建设正逐步完成公共化的转变,其间景观数字化的手段得到广泛运用.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测绘、数字映射和历史景观保护等客观领域的问题,而对景观中使用主体的关注较少.以南京市紫金山绿道为例,采用热力图,分析游客集聚和停留特征,确定紫金山绿道驻点具体分布;以驻点周边POI数据和调查问卷为基础,借助核密度分析和问卷分析,探寻紫金山绿道驻点形成原因,总结驻点的游客游憩动机和游赏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紫金山绿道存在21个驻点,驻点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节假日驻点规模增加,且向北偏移.(2)驻点周围往往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好,且建筑密集、交通便利、地形平缓,因此,景观、公共设施、建筑、交通、地形可以影响游客的游憩行为.(3)紫金山绿道游客以本地居民为主,被绿道相融于自然山体的生态环境所吸引;主要游赏行为包括赏景、拍照、休憩、交流.游赏行为特征因性别、年龄、游憩频率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提出紫金山绿道的建设和维护应回应各类游客的个性需求,最大程度创造游客安全舒适的游憩体验.最后,阐述景观数字化研究手段对于关注景观使用者具有重要作用,可借助数字化技术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整合全要素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进一步促进景观综合质量的提升.
文献关键词:
紫金山绿道;POI数据分析;驻点分布;驻点形成;游赏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绍刚;沈书钰;刘恺迪;黄欣虹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南京 210095;农业农村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绍刚;沈书钰;刘恺迪;黄欣虹-.南京紫金山绿道驻点分布及其游人游赏行为特征研究)[J].园林,2022(05):20-29
A类:
紫金山绿道,驻点分布,游赏行为特征,驻点形成
B类:
游人,环境公平,公平性,需求的提升,数字化技术,景观建设,公共化,其间,多集,测绘,历史景观保护,对景,热力图,停留特征,POI,核密度分析,问卷分析,形成原因,游憩动机,节假日,风景名胜,公共服务设施,交通便利,公共设施,游憩行为,本地居民,融于,自然山体,拍照,休憩,个性需求,安全舒适,游憩体验,数字化研究,研究手段,精准性,综合质量
AB值:
0.22208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