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后三峡库区地震活动变化
文献摘要:
采用地震活动性方法,在巴颜喀拉块体与三峡地区地震活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前后三峡库首区地震活动的变化,探讨远场强震对三峡大坝的影响.研究认为,三峡地区地震活动一定程度受巴颜喀拉块体向东滑移与华南地块碰撞-俯冲动力作用影响,大震前后常伴有4级以上地震活动.大震前1~3月3级以上地震增强活动,震后活动减弱;或大震前地震活动增强一直持续到震后1~2月.芦山7.0级地震前三峡库首区微震频次上升,仙女山-九畹溪断裂深部构造运动增强;地震后库区微震频次下降,震源深度加深,高桥断层附近岩溶地区发生拉张正断型巴东5.1级地震.研究表明,远场大震引起的库区地震频次和强度的变化,对三峡大坝的安全不构成威胁,但大震前后库区4~5级地震活动可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范这类灾害是库区防灾的重点.
文献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三峡库区;巴颜喀拉块体;地震活动;大震远场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莹甄;姚运生;秦维秉;贾建鹏
作者机构:
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 三河 06520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莹甄;姚运生;秦维秉;贾建鹏-.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后三峡库区地震活动变化)[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2(03):57-67
A类:
三峡库首区,大震远场效应
B类:
芦山,级地震,三峡库区,活动变化,地震活动性,巴颜喀拉块体,三峡地区,场强,强震,三峡大坝,向东,滑移,华南地块,地块碰撞,俯冲,冲动,动力作用,作用影响,上地,震后,地震活动增强,微震,仙女山,深部构造,构造运动,震源深度,高桥,岩溶地区,拉张,巴东,构成威胁,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防灾
AB值:
0.2743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