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IL-33/ILC2通路在组织损伤修复及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组织损伤后的持续炎症会使病变组织处于慢性损伤状态,若不能及时逆转,则会导致组织纤维化,使功能受损。近年来,固有免疫在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该文综述了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固有免疫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即在受到炎症和感染等刺激后,参与机体的免疫作用;详述了组织损伤后IL-33/ILC2通路可被多种炎症因子激活,产生2型免疫细胞因子,从而参与组织修复和促进纤维化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阐述了IL-33/ILC2通路与皮肤纤维化典型疾病(系统性硬化病)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其他皮肤纤维化疾病(包括瘢痕疙瘩等)的药物治疗提供潜在的新靶点和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白介素-33;纤维化;瘢痕疙瘩;2型固有淋巴细胞;发病机制
作者姓名:
汤洁莹;李薇薇;杨建民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整形外科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2218
引用格式:
[1]汤洁莹;李薇薇;杨建民-.IL-33/ILC2通路在组织损伤修复及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08):951-955
A类:
B类:
ILC2,组织损伤,损伤修复,病变组织,慢性损伤,损伤状态,组织纤维化,固有免疫,用得,固有淋巴细胞,免疫系统,核心作用,免疫作用,详述,免疫细胞因子,组织修复,病理生理,生理过程,皮肤纤维化,系统性硬化病,临床相关性,纤维化疾病,瘢痕疙瘩,新靶点,白介素
AB值:
0.3439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