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数字化设计的下颌角不对称肥大的诊断与手术方法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设计在下颌角不对称肥大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数字化整形外科收治的汉族女性下颌角不对称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用ProPlan CMF 3.0软件对患者的头颅三维重建模型做镜像处理,得出诊断,评估不对称性下颌骨两侧的差异特征,据此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下颌角点宽度(Go-W)、髁突顶点高(Co-H)及下颌角度(Ag)等指标对手术效果进行客观评价。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行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以
±
s表示,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下颌骨两侧各指标测量结果,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30例先天性下颌角不对称肥大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39岁。术前三维模型测量结果显示其下颌骨一侧下颌升支更长(长侧),另一侧下颌角更向外侧突出(突侧),采用改良的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长侧的截骨线高度为突侧截骨线高度+两侧高度差,突侧的外板打磨厚度为长侧的外板打磨厚度+两侧宽度差。术前颏前点和颏下点均远离下颌骨长侧,而偏向突侧。下颌骨两侧标记点的高度、宽度及A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Go-W、Co-H、Ag不对称差值最大,可用于评价手术效果。30例患者下颌骨长侧Go-W、Co-H、Ag术前与术后的差值分别为(1.10±2.05) mm、(12.84±2.96) mm、(-17.75±5.16)°,突侧上述3个指标差值分别为(4.24±1.64) mm、(10.95±3.25) mm、(-14.87±5.14)°,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下颌骨双侧上述3个指标不对称差值分别为(-0.32±2.30) mm、(-0.02±0.37) mm、(-0.01±1.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结论:下颌角不对称肥大可通过患者术前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设计,精确测量下颌骨两侧的差异,并能有效指导手术方式,提高患者双侧下颌骨的对称性,面部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文献关键词:
面部不对称;截骨术;计算机,模拟;下颌角不对称肥大;数字化测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铁成;双琨;雷博文;杨斌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数字化整形外科,北京 1001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铁成;双琨;雷博文;杨斌-.基于数字化设计的下颌角不对称肥大的诊断与手术方法)[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04):383-391
A类:
下颌角不对称肥大,数字化整形,ProPlan
B类:
数字化设计,手术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汉族,大患,CMF,头颅,三维重建,镜像,出诊,不对称性,下颌骨,差异特征,下颌角点,Go,髁突,顶点,Co,Ag,手术效果,行客,客观评价,Kolmogorov,Smirnov,正态分布,指标测量,先天性,另一侧,下颌角截骨,截骨手术,侧高,高度差,外板,打磨,颏前点,颏下点,标记点,血肿,表示满意,精确测量,有效指导,手术方式,美学效果,面部不对称,截骨术,数字化测量
AB值:
0.2617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