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全身麻醉对光动力疗法治疗葡萄酒色斑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葡萄酒色斑(PWS)的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符合入选标准的PW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以海姆泊芬为光敏剂的PDT治疗,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L *a *b *色彩模式数字化描述PWS病灶颜色变化,以治疗前和治疗2次后的L值、a值、b值的变化评价疗效,治疗后L值升高、a值降低提示PWS病变改善。比较全麻状态下和未麻醉状态下PDT的疗效。采用调查问卷和门诊、电话随访等方式调查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全麻和未麻醉状态下PDT治疗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皮肤损害(水疱、结痂、瘢痕)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L值、a值、b值以 ± 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以 M ( Q1, Q3)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皮肤损害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共纳入62例PWS患者(134次PDT治疗),男17例,女45例,末次治疗年龄(27.5±6.7)岁(14~46岁);其中每次治疗均在全麻下进行的患者(全麻组)6例,每次治疗均未进行麻醉的患者(未麻醉组)47例,全麻和未麻醉状态下PDT治疗均经历过的患者(部分全麻组)9例。(1)疗效比较:与治疗前相比,全麻组治疗后的a值下降了5.6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7),未麻醉组治疗后的L值升高了3.39±5.16( P =0.035),a值下降了2.12±3.28( P=0.039),b值升高了3.05±3.92( 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全麻组的治疗前后a值变化幅度(|Δa|)显著大于未麻醉组(5.63±2.51 vs. 2.12±3.28, P=0.047)。(2)术后疼痛比较:全麻下和无麻醉下PDT治疗后第2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7)分vs. 7(6,8)分, P=0.653]。(3)皮肤损害发生率比较:全麻下和无麻醉下PDT治疗后水疱[0 vs 4.7%(5/107), P=0.252]和结痂[66.7%(18/27)vs. 51.4%(55/107), P=0.064]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全麻下行PDT治疗可以增强疗效,改善患者治疗中的感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术后疼痛的缓解和降低术后皮肤损害的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文献关键词:
葡萄酒色痣,焰色痣;麻醉,全身;光动力疗法;国际照明委员会L *a *b *色彩模式
作者姓名:
潘蕾;华威天;金婷婷;张磊;孙燚;吴溯帆
作者机构:
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杭州 31001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引用格式:
[1]潘蕾;华威天;金婷婷;张磊;孙燚;吴溯帆-.全身麻醉对光动力疗法治疗葡萄酒色斑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03):252-258
A类:
葡萄酒色痣
B类:
全身麻醉,光动力疗法,葡萄酒色斑,效果和安全性,全麻,海姆,PDT,PWS,整形外科,入选标准,光敏剂,照明,CIE,L ,a ,b ,色彩模式,颜色变化,麻醉状态,电话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皮肤损害,水疱,结痂,瘢痕,内治,前后比,Q1,Q3,Mann,Whitney,卡方检验,疗效比较,术后疼痛,疼痛评分
AB值:
0.2255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