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巫山黄土成因及其发育土壤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为探明巫山黄土成因,了解该类母质发育土壤的发生学特征.[方法]以典型巫山黄土及其发育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详细考察剖面形态、颗粒组成、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他相关理化性质,计算探讨硅铝率(Sa)、化学蚀变指数(CIA)、钠钾比(Na/K)、铁游离度等风化指标.[结果](1)巫山黄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平均含量为53.29%,与典型风尘沉积物相似,同时,巫山黄土与其他区域风成黄土的主要元素硅、铝、铁含量非常接近,上陆壳(UCC)标准化曲线也较为相似;(2)该剖面100~140 cm深度与其他深度相比,有机碳和硒含量较高,CaCO3相当物含量和δ13C值较低,推测在此深度堆积过程中的气候较为温湿,并可能出现过植物的生长;(3)巫山黄土剖面的Sa为8.73~9.17、CIA为65.96~69.10、Na/K为0.74~0.89、铁游离度为22.88% ~29.74%,与其他地区风成黄土相比,巫山黄土风化程度强于洛川黄土而弱于下蜀黄土和成都黏土,与汉江黄土和甘孜黄土十分接近.[结论]巫山黄土应为风积成因,处于中等化学风化程度,以脱盐基为主,脱硅富铁铝化程度弱,可能与汉江黄土或甘孜黄土同源.
文献关键词:
巫山黄土;风积成因;常量元素;发生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俊延;陈林;慈恩;胡瑾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俊延;陈林;慈恩;胡瑾-.巫山黄土成因及其发育土壤特征研究)[J].土壤通报,2022(02):262-269
A类:
巫山黄土,发生学特征,成都黏土,风积成因
B类:
土壤特征,母质,土壤剖面,野外调查,剖面形态,颗粒组成,常量元素,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硅铝,铝率,Sa,化学蚀变指数,CIA,钠钾,Na,粉粒,风尘沉积,沉积物,风成黄土,主要元素,铁含量,陆壳,UCC,有机碳,硒含量,CaCO3,13C,堆积过程,温湿,土风,风化程度,洛川,汉江,甘孜,分接,化学风化,脱盐,脱硅,富铁
AB值:
0.31117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