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儿童肥胖的遗传易感性与成年期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的测量学指标BMI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6.9万余名具有全基因组遗传数据的样本,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个体,最终纳入64 454人。采用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著性遗传位点构建儿童BMI遗传风险评分,并根据其五分位数进行分组,最低五分位组为低遗传风险组,最高五分位组为高遗传风险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儿童BMI的遗传风险评分与IHD、MCE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0.7年,期间新发IHD 7 073例,MCE 1 845例。调整了性别、年龄、地区及前10个遗传主成分后,与低遗传风险组相比,高遗传风险组发生IHD、MCE的 HRs值(95% CIs)分别为1.10(1.02~1.18)、1.10(0.95~1.27)。遗传风险评分每增加一个标准差,IHD的发病风险增加4%(2%~6%)(线性趋势 P=0.001)。进一步调整基线BMI后,高遗传风险组与低遗传风险组的效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遗传风险评分与IHD发病风险间仍具有线性趋势( P=0.019)。 结论:成年人IHD风险随儿童肥胖遗传易感性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儿童肥胖是发生IHD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作为一个容易识别的特征,应定期关注其变化情况,实现成年人IHD的早期干预。
文献关键词:
儿童肥胖;缺血性心脏病;遗传易感性
作者姓名:
王文秀;黄宁浩;吕筠;余灿清;郭彧;裴培;杜怀东;陈君石;陈铮鸣;黄涛;李立明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730;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人口健康研究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纳菲尔德人群健康系 OX3 7LF;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2
引用格式:
[1]王文秀;黄宁浩;吕筠;余灿清;郭彧;裴培;杜怀东;陈君石;陈铮鸣;黄涛;李立明-.中国儿童肥胖的遗传易感性与成年期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04):445-451
A类:
B类:
中国儿童,儿童肥胖,遗传易感性,成年期,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病发,发病风险,测量学,基因序列,序列变异,IHD,冠心病,MCE,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万余名,患有,脑卒中,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遗传位点,遗传风险评分,五分,分位数,Cox,发生风险,传主,HRs,CIs,线性趋势,步调,有线,现成,早期干预
AB值:
0.2431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