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的中国野生芍药Paeonia lactiflora适宜生境分布
文献摘要: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是我国重要的药用资源,为了加强对芍药的野生资源保护和适宜性引种栽培,该研究基于野生芍药在中国的98个分布信息和20个当前环境因子数据,利用Biomod2平台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气候条件下野生芍药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区,依据环境因子相关性和重要性筛选出影响野生芍药潜在适宜生境的主要环境因子.继而基于BCC-CSM2-MR全球气候模型,预测在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气候情景下,未来2021-2100年野生芍药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范围及中心变化.结果 表明:通过集成表现较好的GBM、GLM、MaxEnt、RF模型所形成的组合模型,其TSS和AUC分别为0.85、0.95,较单一模型都有显著提高,可有效提高模型精度.20个环境因子中,年均温、昼夜温差月均值、温度的季节性、最暖季平均温、最湿月降雨量、降雨的季节性、最干季降雨量和海拔是影响适宜区分布的主要因子.目前野生芍药潜在适宜区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陕西、山西、山东、甘肃、新疆、西藏、宁夏等省份,集中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吉林北部.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野生芍药高适宜区持续缩减,潜在适宜生境主要呈现不同程度的丧失情况,但在SSP5-8.5条件下,到2061-2100年阶段,野生芍药低适宜区在中国西部的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的高原和山地地区出现部分新增.野生芍药分布中心呈现先向东北后向西南迁移的趋势,总适宜区分布范围相对稳定,保持在高纬度地带.该研究确定了野生芍药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变化,对未来加强生境保护与规范种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野生芍药;Biomod2平台;组合模型;适宜生境;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毕雅琼;张明旭;陈元;王爱祥;李旻辉
作者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内蒙古自治区特色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包头014040;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毕雅琼;张明旭;陈元;王爱祥;李旻辉-.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的中国野生芍药Paeonia lactiflora适宜生境分布)[J].中国中药杂志,2022(02):376-384
A类:
Biomod2,野生芍药
B类:
组合模型,国野,Paeonia,lactiflora,生境分布,药用资源,野生资源,资源保护,适宜性,引种栽培,分布信息,环境因子,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气候条件,下野,潜在适宜生境,分布区,重要性筛选,BCC,CSM2,MR,气候模型,SSP1,SSP2,SSP3,SSP5,气候情景,分布范围,GBM,GLM,MaxEnt,RF,TSS,模型精度,均温,昼夜温差,月均,暖季,季平,降雨量,干季,潜在适宜区,东北部,江中,未来气候,高适,中国西部,山地地区,分布中心,先向,向东,北后,南迁,高纬度,强生,生境保护,植生
AB值:
0.322376
相似文献
防风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吕蓉;朱田田;马晓辉;王莉;晋玲;张东-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中(藏)药资源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全球气候变化对丹参潜在适宜区分布影响
邱晓萍;张懿;张咏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