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深度伪造网络犯罪的刑事规制路径
文献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个人的生物特征被逐渐识别和解构,形成数字化的虚拟存在形态.深度伪造技术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深层加工,在为人们提供新奇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 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风险.将深度伪造纳入社会治理,构建多元规范体系逐渐成为共识.基于深度伪造网络犯罪的高发态势,刑事制裁被广泛强调.但当前刑事规范在应对深度伪造引发的技术危机时,存在实体和程序层面的双重困境,体现为身份盗窃入刑观点不一、自诉程序启动困难、跨境取证途径不通.刑事规范的完善路径应从实体、程序、刑事政策三个层面出发,发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法补充评价功能、完善自诉转公诉程序、探索直接向境外服务商取证、贯彻从严从快打击的司法政策,提高刑事制裁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文献关键词:
深度伪造;网络犯罪;生物识别信息;自诉转公诉
作者姓名:
周致义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5
引用格式:
[1]周致义-.深度伪造网络犯罪的刑事规制路径)[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3):41-48
A类:
B类:
深度伪造,刑事规制,规制路径,人工智能时代,生物特征,存在形态,生物识别信息,新奇体验,社会风险,构建多元,规范体系,刑事制裁,机时,实体和程序,双重困境,身份盗窃,入刑,启动困难,跨境取证,不通,完善路径,刑事政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法,评价功能,自诉转公诉,公诉程序,境外,外服,服务商,从严,从快,司法政策,及时性
AB值:
0.3746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