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耕作模式对风沙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讨不同优化集成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东北风沙土区开展耕作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采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风沙土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基因序列,以传统耕作方式(CT)为对照,研究优化集成3种耕作模式(ITP1、ITP2和ITP3)对风沙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CT模式相比,ITP1和ITP2模式显著增加细菌OTU数量;从Chao和Shannon指数来看,ITP1和ITP3模式的2个指数显著高于CT模式,ITP2模式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T处理.4种模式微生物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可知,ITP2和ITP3模式位于第一象限,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ITP2和ITP3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CT和ITP1模式分别位于第二和第四象限,表明ITP1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转化影响显著.与CT模式相比,ITP1模式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B/F)值增加,微生物种群结构由低肥真菌型向高肥细菌型转化;ITP2和ITP3模式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值显著减少,微生物种群结构由高肥细菌型向低肥真菌型转化.ITP2和ITP3模式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向真菌型转化,增加土传病害发生的概率;ITP1模式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种群结构由低肥真菌型向高肥细菌型转化,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的概率,ITP1模式更适合在东北风沙土区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耕作模式;风沙土;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乔云发;苗淑杰;李琪;陆欣春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乔云发;苗淑杰;李琪;陆欣春-.耕作模式对风沙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03):329-335
A类:
ITP1,ITP2,ITP3
B类:
耕作模式,风沙土,东北风,土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沙土区,田间,土壤细菌,放线菌,基因序列,耕作方式,研究优化,加细,OTU,Chao,Shannon,式微,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构相似,四象限,结构转化,微生物种群,种群结构,菌型,土传病害,病害发生,土壤生物
AB值:
0.1323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