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典型岩溶槽谷区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对隧道建设的响应——以中梁山为例
文献摘要:
氨氧化微生物介导土壤中铵态氮的氧化,是土壤硝化作用的第一步.[目的]在大型隧道工程影响的岩溶区,了解氨氧化微生物对土壤含水率和营养环境变化的响应对于研究隧道建设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和氮循环过程变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中梁山龙凤槽谷为例,对比受隧道影响的龙凤槽谷和不受隧道影响的龙车槽谷中4种土地利用方式(荒草地、竹林地、混交林以及菜园地)下的土壤中,3种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亚硝酸盐氧化细菌CMX)的丰度变化,结合土壤含水量、pH以及土壤营养元素等的变化,分析隧道建设引起的可培养氨氧化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过程机理.[结果]结果发现:①由于隧道开挖揭露了地下含水层,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率降低、pH值升高、硝态氮含量增加、隧道影响区AOA、AOB和CMX丰度显著低于非隧道影响区,后者数量分别是前者的4.8、4.4和3.9倍;②受岩溶区碱性土壤环境和地下水以及可溶物极易漏失的影响,铵态氮等底物浓度并不是氨氧化细菌的主要影响因素,AOA丰度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呈正相关(P<0.01),CMX和AOB丰度都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5),AOB丰度还与土壤的pH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岩溶区土壤理化性质中的含水率和pH是影响3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主要因子,隧道建设引起的地下水漏失和土壤有效水分降低是引起氨氧化微生物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隧道建设影响区的硝化过程,但影响程度和更多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过程改变还需要进一步详细的研究.
文献关键词:
岩溶槽谷区;隧道建设;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作用
作者姓名:
陈畅;贾亚男;贺秋芳;蒋勇军;叶凯;王业荣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畅;贾亚男;贺秋芳;蒋勇军;叶凯;王业荣-.典型岩溶槽谷区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对隧道建设的响应——以中梁山为例)[J].微生物学报,2022(01):119-130
A类:
隧道工程影响
B类:
岩溶槽谷区,氨氧化微生物,微生物丰度,隧道建设,中梁山,铵态氮,硝化作用,第一步,土壤含水率,营养环境,氮循环,循环过程,过程变化,市北,北碚区,龙凤,龙车,土地利用方式,荒草,草地,竹林,林地,混交林,菜园,园地,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亚硝酸盐氧化细菌,CMX,土壤含水量,土壤营养元素,可培,微生物数量变化,过程机理,隧道开挖,揭露,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氮含量,影响区,碱性土壤,土壤环境,漏失,底物,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土壤硝态氮,岩溶区土壤,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建设影响,硝化过程,生物参与,氨氧化作用
AB值:
0.2842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