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甲苯、邻二甲苯和二氯甲烷混合气体降解菌群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而生物法是一项绿色处理技术.本实验选取3种VOCs(甲苯、邻二甲苯、二氯甲烷)作为模型污染物,利用甲苯、邻二甲苯降解菌Zoogloea resiniphila HJ1(菌株HJ1)及二氯甲烷降解菌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 13(菌株H13)构建复合菌株,采用"专属菌+综合菌"模式以复合菌株和驯化污泥构建复合强化菌群.研究表明,复合菌株可完全降解400mg·L-1甲苯、256 mg-L-1邻二甲苯、200 mg·L-1二氯甲烷,矿化率分别为74.3%、61.1%、82.7%.复合菌株可完全降解480mg·L-1混合污染物(3种污染物浓度比为1∶1∶1),降解速率依次为甲苯>邻二甲苯>二氯甲烷.经过优化,菌株HJ1和菌株H13最佳配比被确定为1∶ 5.复合强化菌群不仅大幅提高了邻二甲苯、二氯甲烷降解速率,还提高了混合污染物矿化率.甲苯、邻二甲苯的存在对二氯甲烷降解产生明显抑制效应,而低浓度二氯甲烷(<240 mg·L-1)对甲苯、邻二甲苯降解无明显抑制作用.本研究为VOCs生物净化过程中菌群构建提供数据支撑.
文献关键词:
Zoogloea resiniphila HJ1;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复合强化菌群;挥发性有机物;矿化率
作者姓名:
凌文华;郑江玲;李云飞;胡俊;赵景开;於建明
作者机构:
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杭州311228;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新昌分局,绍兴312500;浙江天弈环境有限公司,杭州310012;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杭州31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凌文华;郑江玲;李云飞;胡俊;赵景开;於建明-.甲苯、邻二甲苯和二氯甲烷混合气体降解菌群构建及其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10):193-201
A类:
resiniphila,HJ1,rhodesianum,复合强化菌群
B类:
邻二甲苯,二氯甲烷,混合气体,降解菌群,挥发性有机物,VOCs,生物法,绿色处理,甲苯降解,Zoogloea,Methylobacterium,H13,复合菌,专属,驯化,污泥,400mg,矿化率,480mg,混合污染,污染物浓度,降解速率,最佳配比,抑制效应,生物净化
AB值:
0.179835
相似文献
广州市冬季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裴成磊;谢雨彤;陈希;张涛;邱晓暖;王瑜;王在华;李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 510060;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632;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州 510632;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530;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州 510308;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广州 510632;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广州 51065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