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京城区大气苯系物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文献摘要:
使用在线分析仪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城区对大气中的苯系物(BTEX)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期间BTEX平均体积分数为(5.05±5.23)×10-9,其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1±1.70)×10-9、(2.22±2.05)×10-9、(0.38±0.46)×10-9、(0.53±0.56)×10-9和(0.41±0.46)×10-9.BTEX浓度低于早前研究,季节变化也有所差异.BTEX日变化特征为白天浓度低于夜晚,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浓度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5:00、14:00和13:00;在冬季交通早高峰,BTEX出现明显的次峰值.根据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了BTEX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其中甲苯OFP值最大,为(6.86±5.54)×10-9.OFP值的季节变化特征与BTEX浓度变化一致,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通过特征物种比值法发现北京城区夏季受燃煤和溶剂挥发等综合影响,秋季主要受交通源排放的影响,冬季则主要受燃煤排放的影响.通过间/对二甲苯与乙苯比值发现北京夏季和冬季BTEX以新鲜排放源为主,秋季以老化气团为主.
文献关键词:
苯系物;变化特征;臭氧生成潜势;特征物种比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超;林伟立;韩婷婷;马志强;郭淑政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北京,10008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超;林伟立;韩婷婷;马志强;郭淑政-.北京城区大气苯系物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环境化学,2022(02):460-469
A类:
大气苯系物,特征物种比值
B类:
北京城区,环境意义,在线分析仪,BTEX,连续监测,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早前,季节变化,日变化特征,白天,夜晚,最低值,早高峰,反应活性,活性法,臭氧生成潜势,OFP,浓度变化,比值法,溶剂挥发,综合影响,通源,源排放,燃煤排放,排放源,化气,气团
AB值:
0.287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