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青藏高原东南巴松措流域和派山谷末次冰盛期冰川与气候重建
文献摘要:
末次冰盛期(LGM)时全球大范围降温,青藏高原冰川大规模扩张,重建LGM时期古冰川规模对认识高原冰川水资源演化及古气候条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根据青藏高原东南巴松措流域及派山谷两地的冰川地貌及其10Be暴露年代数据,本文应用冰川纵剖面模型定量重建了两地冰川在LGM时期的范围、冰储量和平衡线高度(ELA)等参数,并通过冰川气候模型恢复了LGM时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巴松措流域LGM时期的冰川面积约为982.3 km2,是现代冰川面积的4.5倍,冰储量约为274.4 km3;派山谷无现代冰川分布,LGM时期的冰川面积达5.76 km2,冰储量约为0.51 km3;LGM时期两冰川的平衡线高度分别为4460~4547 m和3569~3694 m,与现代冰川相比分别降低了535 m和1034~1184 m.在降水减少60%的情况下,考虑LGM以来的构造剥蚀对平衡线高度变化的影响,LGM时期巴松措流域和派山谷冰川的夏季平均气温分别比现在低约2.96~4.89℃和5.09~6.99℃.
文献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末次冰盛期;"GlaRe"模块;古冰川重建;古气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越;许向科;孙雅晴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越;许向科;孙雅晴-.青藏高原东南巴松措流域和派山谷末次冰盛期冰川与气候重建)[J].冰川冻土,2022(04):1248-1259
A类:
冰川规模,GlaRe,古冰川重建
B类:
青藏高原东南,南巴,巴松措,山谷,末次冰盛期,LGM,规模扩张,资源演化,古气候,气候条件,两地,冰川地貌,10Be,纵剖面,剖面模型,定量重建,冰储量,ELA,气候模型,冰川面积,km2,km3,剥蚀,谷冰川,季平,平均气温
AB值:
0.2615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