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自然丰度法与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植物固氮能力的比较
文献摘要:
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有效氮的重要来源,目前存在多种测定和计算方法.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豆科植物团垫黄芪(Astragalus arnoldii)为对象,对比自然丰度法和同位素稀释法的差异,探讨4种计算方法、4种参考植物和2个取样时间对团垫黄芪生物固氮百分率(%Ndfa)评估的影响.结果 表明:参考植物的δ15N在自然生长状态下与7月份相比,8月份均显著降低(P<0.05);施加(15NH4)2SO4后,4种参考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和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24h取样的测定值高于30 d后取样的测定值(P<0.05).无论标记与否,团垫黄芪的15N丰度在2个采样时间都无明显差异,采用原子百分超和原子百分差这2种计算方法得到的%Ndfa也没有显著差异.除矮火绒草外,以其他3种植物以及4种植物的平均值作为参考时,采用自然丰度法计算的%Ndfa都显著高于同位素稀释法(P<0.05).取样时间不同自然丰度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显著(F=89.906,P<0.01),标记后取样时长对同位素稀释法影响显著(F=496.712,P<0.01).
文献关键词:
生物固氮;自然丰度法;同位素稀释法;青藏高原;高寒草原;15N
作者姓名:
李润富;牛海山;孔倩;刘强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1408
引用格式:
[1]李润富;牛海山;孔倩;刘强-.自然丰度法与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植物固氮能力的比较)[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01):34-42
A类:
自然丰度法,arnoldii,Ndfa,15NH4
B类:
同位素稀释法,定植,固氮能力,生物固氮,有效氮,青藏高原,高原高寒,高寒草原,豆科植物,黄芪,Astragalus,百分率,自然生长,生长状态,2SO4,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矮火绒草,Leontopodium,nanum,青藏苔草,Carex,moorcroftii,24h,测定值,采样时间,测定结果
AB值:
0.280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