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2-2018年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业大青鲨兼捕量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主要的兼捕物种,其兼捕量的估算是当前资源评估和管理的焦点问题.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12-2018年调查数据,利用Tweedie-GAM模型,分析了大青鲨单钩次兼捕量与时空因素、环境因素和作业因素的关系,并利用交叉验证对基于模型的方法与分层比率估计法对兼捕量估算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累积解释率为51.6%;单筐钩数、经度和纬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单钩次兼捕量随着单筐钩数的增加波动降低,当单筐钩数大于19时,兼捕量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纬向和经向递增的分布特征,在低纬度地区较低且分布均匀(10°S~5°N),东部水域高于西部;单钩次兼捕量季节差异不显著,受月光亮度影响,满月日作业的渔船兼捕量显著升高;在叶绿素浓度较高(≥0.15 mg/m3)或暖温海域(≥29.5℃),兼捕量相对较高.同时,本研究发现单钩次大青鲨兼捕量与下钩数量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基于模型的兼捕量估计方法优于分层比率估计法.为降低大青鲨兼捕,建议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业单筐钩数不低于20,应控制在中纬度和178°E以东水域作业的渔船数量,并对其兼捕减缓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监测;为提高大青鲨或类似种群兼捕总量的估算精确度,后续研究建议采用基于模型的估算方法.
文献关键词:
大青鲨;兼捕量;Tweedie-GAM;金枪鱼延绳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军勇;吴峰;杜若谦
作者机构:
荣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荣成 2643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山东省远洋渔业协会,山东济南 2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军勇;吴峰;杜若谦-.2012-2018年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业大青鲨兼捕量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03):691-699
A类:
兼捕量
B类:
中西太平洋,渔业,大青鲨,Prionace,glauca,金枪鱼延绳钓,算是,资源评估,焦点问题,国家观,观察员,Tweedie,GAM,单钩,时空因素,交叉验证,基于模型的方法,比率估计,经度,纬向,经向,低纬度地区,水域,季节差异,月光,光亮度,满月,渔船,叶绿素浓度,海域,估计方法,中纬度,减缓措施,执行情况,重点监测,研究建议,估算方法
AB值:
0.2949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