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劳模塑造的生成逻辑、哲学语境与历史考察
文献摘要:
劳模塑造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动员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劳模塑造立足于边区生产生活及发展环境,基于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和早期中央苏区劳动竞赛的现实实践而生成.劳模塑造蕴含了深刻的哲学话语,主要体现在人学意蕴、劳动本体论及政治符号运作等方面.总结陕甘宁边区劳模塑造的基本特点与经验方法,对于推动当前劳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关键词:
劳模;塑造;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荆蕙兰;贾颖
作者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荆蕙兰;贾颖-.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劳模塑造的生成逻辑、哲学语境与历史考察)[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10):71-78
A类:
B类: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劳模,模塑,生成逻辑,历史考察,群众动员,组织形式,工作方法,抗日战争时期,典型理论,中央苏区,劳动竞赛,实实,人学意蕴,劳动本体论,政治符号,基本特点,经验方法
AB值:
0.2638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