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降水格局对北方温带草原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文献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发生改变,呈现降水总量不变,但降水强度增加、降水频率降低的趋势,影响了地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土壤微食物网作为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驱动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降水格局的变化能够通过土壤微食物网的改变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于降水量的变化对微食物网的影响,降水格局变化对其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内蒙古温带草原开展连续8年的降水添加控制试验(控制降水总量不变,降水频率及强度改变),包括5个降水强度处理(2 mm、5 mm、10 mm、20 mm和40 mm),通过磷脂脂肪酸法(PLFA)确定微生物含量,高通量测序法(16S和ITS)确定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线虫形态学鉴定确定线虫群落组成及结构.结果表明在降水总量不变降水强度改变的背景下,高降水强度(20 mm)促进了北方温带草原真菌含量的增长,适度降水强度(10 mm)促进了微生物的多样性.而线虫的多度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中高降水强度下线虫多样性最高.土壤微食物网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主要通过提高真菌生物量、食真菌线虫多度和线虫多样性,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文献关键词:
降水强度;降水频率;土壤微生物;土壤线虫;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作者姓名:
肖宇珊;杨昌娆;郑国;武鹏峰;张士秀;崔淑艳
作者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11003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宇珊;杨昌娆;郑国;武鹏峰;张士秀;崔淑艳-.降水格局对北方温带草原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22(12):50-60
A类:
B类:
温带草原,草原土壤,微食物网,食物网结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背景,降水强度,降水频率,生态系统的结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降水量,降水格局变化,添加控制,磷脂脂肪酸,酸法,PLFA,微生物含量,高通量测序法,16S,ITS,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形态学鉴定,定线,线虫群落,群落组成,多度,下线,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土壤线虫
AB值:
0.2603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