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武夷山米槠林群落凋落物动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文献摘要:
为探索森林凋落物动态及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选择武夷山米槠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9年对其凋落物量和气象因子开展为期4a的定位监测,探索凋落物量的季节格局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米槠林群落年均凋落物量为(487.24±11.63)g/(m2·a),其中落叶是米槠林群落凋落物中的绝对优势组分,占凋落物总量的(77.03±1.93)%;其次为落枝和碎屑组分,繁殖器官仅占(1.15±0.17)%.米槠林群落凋落物总量和落叶年内动态模式呈双峰曲线,峰值和次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11月.而落枝和凋落碎屑年内出现3次峰值,谷值均出现在8月;凋落繁殖器官主要集中在4-7月和10-12月,这与其物候节律相关.除凋落繁殖器官与落叶、落枝未达到显著相关,其他凋落物不同组分间均显著相关.月凋落物量与当月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及其太阳辐射显著相关,而与当月气温和风速无显著相关.然而,月凋落物量与当月前2~4个月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因此,基于长期凋落物动态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变化.
文献关键词:
武夷山;凋落物;组分;气象因子;米槠林群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石德
作者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福建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福建武夷山3543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石德-.武夷山米槠林群落凋落物动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22(07):76-83
A类:
米槠林群落
B类:
武夷山,气象因子,森林凋落物,凋落物量,4a,定位监测,气象影响因子,中落,落叶,绝对优势,碎屑组分,繁殖器官,动态模式,双峰,谷值,物候,节律,不同组分,当月,月降水,降水量,大降水,太阳辐射,月气温,气温和风,月前,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气候变化背景,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功能
AB值:
0.2261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