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十七年"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再婚女性"形象——以《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为中心
文献摘要:
再婚女性,作为一类少量而特殊的女性群体,虽然在"十七年"小说中表现为短暂出场、少量篇幅及轻浅化的形象塑造,却也流露鲜活、异质的存在及意义价值.《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三部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再婚女性"形象,即为典型适例.这些再婚女性据其性格特质约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美丽外貌与叛逆精神、个性独立的"妖女"型女性,另一类则是具有宽厚包容和忠贞品性,默默奉献的"地母"型女性.两类再婚女性形象,缘于新中国保护妇女权益法案的颁布所形成的舆论环境与话语机制,亦是作家在表达时代主流话语的同时,内心对女性美、民间美之文学理想的执念体现,再婚女性在此时不失为有效的载体.再婚女性形象塑造,显示其双重现代性意味,即在"十七年"小说书写的政治潮流下展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建构与多元审美内涵,同时带有革命现代性与女性现代性的能指,帮助实现革命/女性(阶级/性别)的融合和意义互动.
文献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农业合作化;再婚女性;异质;双重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翟传秀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翟传秀-.论"十七年"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再婚女性"形象——以《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为中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06):30-37
A类:
再婚女性,妖女,双重现代性,十七年小说
B类:
农业合作化,合作化小说,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女性群体,出场,篇幅,浅化,形象塑造,流露,意义价值,即为,性格特质,约略,外貌,叛逆精神,另一类,宽厚,忠贞,品性,默默,地母,女性形象,缘于,妇女权益,权益法,法案,舆论环境,话语机制,主流话语,女性美,文学理想,不失为,小说书,流下,主体意识,审美内涵,革命现代性
AB值:
0.3126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