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DASH 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最终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DASH 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DASH 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6%(26/2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肢体功能及肌力,且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疗效显著.
文献关键词:
浮针;再灌注活动;前斜角肌综合征;视觉模拟量表;DASH 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临床观察
作者姓名:
盘晓颖;谢泓智;何新芳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引用格式:
[1]盘晓颖;谢泓智;何新芳-.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8):1808-1813
A类:
前斜角肌综合征
B类:
浮针,再灌注活动,临床观察,常规针刺治疗,后视,视觉模拟量表,VAS,DASH,Chinese,上肢功能,功能评分,研究过程,失访,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症状,肢体功能,肌力,操作方便,疗效显著
AB值:
0.1452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