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抗ENA抗体异常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异常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的RA合并抗ENA抗体异常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抗ENA抗体与RA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观察RA合并抗ENA抗体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间血清学表现的差异.[结果](1)共收集RA合并抗ENA抗体异常患者100例,干燥综合征(SS)为患者合并最多的免疫疾病.(2)中医证型方面,100例患者中,肝肾不足证36例(36.0%),风寒湿痹证31例(占31.0%),湿热痹阻证15例(占15.0%),痰瘀痹阻证10例(占10.0%),气血两虚证8例(占8.0%),其中以肝肾不足证为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3)抗ENA抗体异常计数与补体3(C3)、补体4(C4)、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呈负相关,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中性粒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尿酸、病程、年龄等无关.(4)5种证型间的血小板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风寒湿痹证与湿热痹阻证及痰瘀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RA患者中多种抗ENA抗体异常与补体、淋巴细胞总数的下降及贫血严重程度相关,RA疾病活动以及炎症、病程、年龄并非导致抗ENA抗体异常的主要原因;患者以肝肾不足证为主要证型,且5种证型的血小板总数差异反映了中医与西医在病理机制上存在共通性.
文献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中医证候;肝肾不足证;血小板总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淑琳;林昌松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淑琳;林昌松-.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抗ENA抗体异常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特征)[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4):735-740
A类:
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
B类:
类风湿关节炎,ENA,中西医,RA,中医药大学,风湿科,病历资料,统计软件,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型分布,血清学,共收,干燥综合征,免疫疾病,肝肾不足证,风寒湿痹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补体,C3,C4,蛋白量,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血沉,ESR,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尿酸,贫血严重程度,疾病活动,主要证型,病理机制,共通性,中医证候
AB值:
0.1994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