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SBAS-InSAR监测
文献摘要:
为解决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监测中常规监测仪器布置和人员值守的高投入、高风险问题,分析西藏山南桑日县某排土场边坡25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监测终了排土场边坡从2018年11月4日-2020年12月23日期间的地表形变,采用基线估计状态空间模型、自适应滤波和最小费用流进行相位解缠,经过影像配准、干涉处理和去平地效应,考虑高海拔地区跨越干湿季时温度和降雨对数据的影响,生成平均形变速率图,基于形变监测结果评判该排土场边坡的安全稳定状态.结果 表明:该排土场边坡坡体2018-2020年的平均形变速率最大值为-13.90 mm/a,且在2020年6月,达到黄色预警阈值,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后,沉降速率趋缓得到了有效控制.实践表明:SBAS-InSAR应用于高海拔排土场边坡,能够实现动态、全面覆盖、长期可靠的安全稳定性监测.
文献关键词:
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形变监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董建军;梅媛;李昕;刘士乙;闫斌
作者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葫芦岛12510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葫芦岛125105;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区域西藏基地,西藏山南85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建军;梅媛;李昕;刘士乙;闫斌-.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SBAS-InSAR监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01):92-101
A类:
B类:
排土场边坡,边坡安全,安全稳定性,SBAS,InSAR,稳定性监测,常规监测,监测仪器,值守,风险问题,西藏山南,桑日县,Sentinel,1A,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终了,地表形变,状态空间模型,自适应滤波,最小费用流,流进,相位解缠,影像配准,干涉处理,平地,地效,高海拔地区,干湿季,成平,形变速率,形变监测,监测结果,结果评判,稳定状态,坡坡,坡体,黄色预警,预警阈值,沉降速率,趋缓
AB值:
0.30613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