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平面截骨骨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双平面截骨骨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修复重建科接受治疗的2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骨搬移组和联合骨搬移组(骨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骨搬移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8.6±3.2)岁,骨缺损长度(8.0±0.5) cm。联合骨搬移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9.1±3.9)岁,骨缺损长度(8.3±0.3) cm。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接点愈合时间、功能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骨搬移组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联合骨搬移组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8个月。联合骨搬移组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8.4±0.7)个月短于骨搬移组(13.3±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4±1.3)、(7.4±1.2)个月,对接点愈合时间分别为(210.2±9.1)、(206.2±9.8)个月,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SAMI骨愈合评价:骨搬移组优6例,良5例,可3例;联合骨搬移组优8例,良4例,可2例;两组优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功能评价:骨搬移组优7例,良3例,可3例,差1例;联合骨搬移组优8例,良5例,可1例,两组优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搬移组针道感染3例,对合端不愈合1例,下肢力线不良2例,皮肤下陷2例,固定针松动1例,关节僵硬5例,牵拉骨延迟愈合3例;联合骨搬移组针道感染1例,下肢力线不良2例,皮肤下陷3例,关节僵硬3例,牵拉骨延迟愈合2例,再骨折1例。 结论:双平面截骨骨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更短,疗效更满意。
文献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骨延长;外固定支架;胫骨骨折;骨缺损
作者姓名:
李善庆;胡锐;朱进;安颖;杨春宝;严立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修复重建科,武汉 430033
引用格式:
[1]李善庆;胡锐;朱进;安颖;杨春宝;严立-.双平面截骨骨搬移联合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11):998-1002
A类:
伊利扎罗夫技术
B类:
双平面,截骨,骨搬移,锁定钢板,外置,大段骨缺损,疗效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修复重建,胫骨骨缺损,外固定支架,佩戴,骨折愈合时间,对接点,功能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可比性,随访时间,ASAMI,骨愈合,下肢功能,功能评价,针道,不愈合,下肢力线,下陷,松动,关节僵硬,牵拉,骨延迟愈合,再骨折,骨延长,胫骨骨折
AB值:
0.1849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