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Sturge-Weber综合征颅脑与面部血管瘤影像表现及其机制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对比Sturge-Weber综合征(SWS)脑部与面部血管瘤影像表现,结合文献分析其形成机制.方法 搜集2011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经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确诊的7例SWS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7例全部行脑CT平扫,5例行脑MRI平扫,其中3例行MRI增强扫描、2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对比分析脑部和面部血管瘤CT和MRI影像征象,结合文献分析脑部与面部血管瘤形成与影像学表现差异的机制.结果 SWS综合征患者Ⅰ型4例,Ⅱ型1例,Ⅲ型2例,5例颜面血管瘤,影像表现为患侧皮肤增厚、明显强化,2例病灶累及眶周、颌部软组织,伴骨肥大,均无钙化;6例患者脑皮层钙化、强化及脑萎缩,2例SWI检查显示脑皮层、皮层下极低信号.结论 SWS脑部与面部血管瘤起源相同,影像表现存在明显差异,CT与MRI能反映脑部与面部病灶的各自特征及不同的发生机制.
文献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颜面血管瘤;脑回状钙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芳;吕雪飞;张丹丹;周晓飞;史河水;曾文娟
作者机构:
430015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430015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芳;吕雪飞;张丹丹;周晓飞;史河水;曾文娟-.Sturge-Weber综合征颅脑与面部血管瘤影像表现及其机制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08):1398-1402
A类:
颜面血管瘤,脑回状钙化
B类:
Sturge,Weber,颅脑,影像表现,机制分析,SWS,脑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红十字会,影像学检查,平扫,增强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影像征象,影像学表现,患侧,增厚,眶周,软组织,骨肥大,皮层,脑萎缩,低信号,发生机制
AB值:
0.24282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