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HIV感染者继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继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HIV感染者继发PJP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年龄分为1组:55例(<40岁),2组:58例(40 ~60岁),3组:27例(≥60岁).依据影像学表现,将PJP的CT图像分为A型[以磨玻璃密度影(GGO)为主,无实变],B型(实变与GGO并存),C型(囊性病变为主)三种类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三组患者性别和CT征象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CT表现类型.结果 PJP以双肺弥漫分布GGO为主要表现形式(90.0%).实变63例(45.0%),"月弓征"63例(45.0%),小叶间隔增厚61例(43.6%),肺气囊39例(27.9%),空气支气管征36例(25.7%),线性或网格影32例(22.9%),小结节31例(22.1%),胸腔积液19例(13.6%),"铺路石征"14例(10.0%).2组病例中"铺路石征"(10/58)较1组(2/55)和3组(2/27)常见;3组小结节(10/27)较1组(14/55)和2组(7/58)常见;3组胸腔积液(8/27)较1组(5/55)和2组(6/58)常见.1、2、3组以上CT征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以A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概率大于3组,而3组以B型为表现形式的概率大(x2=15.733,P=0.002).结论 HIV感染者继发PJP的CT征象有一定的特征,且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有显著差异.CT扫描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
文献关键词: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磨玻璃密度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雨婷;韩小雨;樊艳青;贾溪;刘童;汤泽辉;李玉敏;史河水
作者机构:
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雨婷;韩小雨;樊艳青;贾溪;刘童;汤泽辉;李玉敏;史河水-.HIV感染者继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现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01):70-74
A类:
B类:
HIV,感染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表现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JP,断水,影像资料,影像学表现,磨玻璃密度影,GGO,囊性病变,三种类型,卡方检验,征象,Fisher,概率法,双肺,弥漫,小叶,增厚,肺气囊,空气支气管征,小结,胸腔积液,铺路石,x2,不同年龄段,临床诊疗,重要信息,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2679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