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景观格局的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文献摘要:
为探析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演变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及为科学管理祁连山国家公园提供理论依据,便于合理的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统.以祁连山国家公园2000—2018年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Fragstats4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结构的组成及其转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性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结果表明:(1)从整个景观来看,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中,森林景观破碎度显著增加,水域破碎度和分离度最高,不同景观类型干扰度特征差异较大.(2)研究区的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面积中,以低生态风险区为主导,高生态风险区和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占比均较小,但增长幅度较其他风险等级区高,较低生态风险区和中等生态风险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3)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度的Moran's I值分别为0.633,0.526,0.547,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空间上趋于聚集.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该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
文献关键词:
景观格局;生态风险;祁连山国家公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航;刘学录;赵天明;张梦莹;年丽丽;李晓丹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航;刘学录;赵天明;张梦莹;年丽丽;李晓丹-.基于景观格局的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科学,2022(02):99-107
A类:
B类:
祁连山国家公园,公园景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景观格局演变,对景,科学管理,保护和发展,发展生态,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空间分析技术,Fragstats4,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结构,生态风险指数,空间自相关性,风险变化,景观破碎化,森林景观,景观破碎度,水域,分离度,景观类型,干扰度,特征差异,区域景观,风险等级,风险区,增长幅度,中等生,风险度,Moran,人类活动,风险升高
AB值:
0.258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