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及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瑞兴于地区为例
文献摘要:
为研究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及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瑞兴于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13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及道路数据,运用核密度估算、缓冲区分析、道路贡献率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景观格局及景观生态风险对道路网络建设的响应.结果表明:瑞兴于地区道路密度等级整体提高,中部地区更为明显;PD指数随缓冲区距离增加而减小,LPI指数及CONATG指数随缓冲区距离增加而增大,而SHDI指数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道路网络对建设用地的景观指数影响较大,对林地、草地、水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影响较小;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向更高等级演化,中、高、极高3个等级区域面积占比由2013年的24.76%、19.49%、14.96%上升至2018年的26.61%、22.80%、15.64%;景观生态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高等级风险区域主要位于兴国、于都的盆地地区,低等级风险区域大体位于较高海拔地区,多为山地地貌;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景观生态风险与采样区中心点至道路最短距离呈负相关,与道路密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瑞兴于地区规划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关键词:
道路网络;景观格局;景观生态风险;地理加权回归;瑞兴于地区
作者姓名:
陆晴;刘根林;闫冰;赵东升
作者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南昌330013;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南昌33009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陆晴;刘根林;闫冰;赵东升-.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及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瑞兴于地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22(11):2236-2244
A类:
瑞兴于地区,CONATG
B类:
道路网络,对景,景观生态风险,土地利用数据,路数,核密度估算,缓冲区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网络建设,道路密度,中部地区,LPI,SHDI,数则,建设用地,景观指数,林地,草地,水域,景观格局指数,高等级,区域面积,空间异质性,风险区,兴国,于都,低等级,高海拔地区,山地地貌,中心点,短距离,规划建设,护具
AB值:
0.2511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