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HIV检测结果对反应性献血者分类管理的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 利用血站实验室HIV检测结果探讨对反应性献血者分类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献血者HIV检测结果(包括2遍ELISA、1遍NAT),将检测结果为HIV反应性的献血者分为3组.组1为HIV全项反应性(ELISA和NAT均为反应性)、组2为HIV血清学单反应性(仅ELISA为反应性)、组3为HIV核酸单反应性(仅NAT为反应性).分析2017年5~12月191 628名献血者HIV检测结果,并通过RIBA明确标本真实血清学状态.RIBA结果阳性和(或)核酸重复试验反应性则判定为HIV真阳性,比较3组献血者HIV真阳性检出率.通过绘制ROC曲线,以99%特异性对应S/CO低值作为相应ELISA方法的献血者屏蔽界限值,评估其在献血者分类中的功效.结果 191 628名献血者共检出HIV反应性标本180份,包括组1标本77份(42.78%)、组2标本100份(55.56%)、组3标本3份(1.67%).1)HIV反应性结果呈现多样性:82名真阳性献血者中发现4名HIV早期感染者(3名HIV ELISA抗原抗体窗口期,1名HIV ELISA抗体窗口期)、2名疑似HIV精英控制者、76名血清学和核酸均为反应性HIV 感染者.2)总体 HIV 真阳性检出率为47.67%,组 1(100%)=组3(100%)>组2(2.17%)(P<0.01).3)ELISA1、ELISA2屏蔽界限值分别为5.40、9.69(S/CO值),相应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8.73%、91.14%(P>0.05).同时使用2种ELISA屏蔽界限值可精准屏蔽组1和组2所有真阳性献血者(79/79,100%).结论 献血人群HIV结果分布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需持续提高HIV防控意识.对反应性献血者进行分类有助于精细化和科学管理.组1和组3献血者可实施永久屏蔽,组2中疑似HIV精英控制者应引起实验室关注并永久屏蔽.
文献关键词: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检测;献血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瑞;李玲;刘正敏;郭瑾;胡京辉;张婧;葛红卫;刘忠
作者机构: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北京100088;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临床输血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不良反应研究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瑞;李玲;刘正敏;郭瑾;胡京辉;张婧;葛红卫;刘忠-.基于HIV检测结果对反应性献血者分类管理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22(03):296-300
A类:
献血者分类,献血者屏蔽,ELISA1,ELISA2
B类:
HIV,反应性献血者,分类管理,用血,血站实验室,NAT,全项,血清学,单反,RIBA,本真,复试,阳性检出率,低值,界限值,共检出,早期感染,感染者,抗原抗体,窗口期,控制者,阳性预期值,献血人群,防控意识,科学管理,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检测
AB值:
0.185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