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转底炉处理钢铁厂含锌尘泥工艺技术
文献摘要:
为解决转底炉工艺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本文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明确含锌粉尘原料的理化性质,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球团成球性能和还原过程中金属化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二次粉尘的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推断换热系统中黏结物的形成机理,并对不同煤气作为燃料用于转底炉的能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混合粉尘水分质量分数为12%、膨润土质量分数为5%时,采用强力混合机+对棍压球工艺生产可满足造球系统要求;在211-314℃条件下干燥脱水,生球的临界含水量为3.35%;当温度高于1 300℃时,球团的金属化率可达到85%以上,当碳氧比高于0.9时,球团的金属化率可达到70%以上;通过减少生球团中KC1质量分数可有效改善二次粉尘在换热系统中的黏结堵塞问题;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使用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的能耗比焦炉煤气高约15%-20%.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可为转底炉工艺设计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关键词:
转底炉;含锌粉尘;直接还原;二次粉尘;能效分析
作者姓名:
李岩;赵志坚;冯怀萱;王静松;佘雪峰;薛庆国
作者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岩;赵志坚;冯怀萱;王静松;佘雪峰;薛庆国-.转底炉处理钢铁厂含锌尘泥工艺技术)[J].烧结球团,2022(06):106-115,145
A类:
二次粉尘
B类:
转底炉,钢铁厂,含锌尘泥,泥工,工艺技术,工程化,优化工艺,技术参数,化学分析,含锌粉尘,控制变量法,球团,成球性能,还原过程,中金,金属化率,物相组成,换热系统,黏结物,形成机理,混合粉,膨润土,土质,强力混合机,压球,造球,系统要求,临界含水量,温度高,碳氧比,KC1,工艺条件,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能耗比,焦炉煤气,工艺设计,设计及应用,直接还原,能效分析
AB值:
0.368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